站内搜索:
网上团校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网上团校  团干加油站  青少年研究

2005-2020年中国青年劳动力总需求预测
发布人:       来源:团委      发布时间:2009-10-29      

失业本质上是劳动力供给超过劳动力需求的一种经济现象,预测中国青年失业趋势,必须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合理科学的预测。

 

  劳动力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社会对劳动力的总需求规模,一般用社会实际就业人口统计数来衡量,青年劳动力总需求量以其中16-24岁就业人口数量来计算(如未特殊注明,下文青年劳动力需求预测中的年龄界定均为16-24岁)。严格地讲,世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力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技术构成和经济发展状况,且随着市场景气状况的变化而增减。但中国却相反,长期以来,由技术构成和经济发展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一直呈现出刚性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状况才逐渐发生了改变。在中国,对劳动力的制度性需求是现行经济体制下所特有的,它以隐形就业的形式存在于大量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之中,比如事业单位的子弟接班制、利用职权向体制内安插其子女、因人设岗等。因此,从逻辑上说,中国目前的青年劳动力总需求是由三部分构成的:技术性需求、经济性需求和制度性需求。

 

  关于技术性需求,由于每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各异,资本与劳动的比例各不相同。因此,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决定了该企业对劳动力的技术性需求,这部分需求支撑着企业的正常运转,也是最基本的劳动力需求。将每个企业的技术性需求加总,就形成了社会技术构成决定的整个社会对劳动力的技术性需求。经济性需求是由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经济性需求随着经济景气状况的变化而增减。在市场经济中,当经济高涨,社会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旺盛时,这部分劳动力需求一般会增加,当经济萧条时,社会购买力下降,这部分劳动力需求会下降。制度性需求是企业在行政隶属关系制约下,服从于政府充分就业的政治目标而产生的超过技术和经济需求以上的额外劳动力需求。由于这部分劳动力是通过政府计划指令和行政强制摊派方式进入企业的,因此,制度性需求实际上是一种以降低效率为代价的企业非意愿劳动力需求。

 

  在劳动经济学中,用于预测劳动力需求的方法很多,其中弹性预测法较为常用,且比较简便。下面用该法对中国2005-2020年青年劳动力需求进行预测。

 

  1.弹性预测法的基本原理

 

  弹性,或称弹性系数,是指一个变量相对变化引起另一个变量相对变化的程度。用公式表述为: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化率/自变量的变化率

 

  简明地,其对应的数学形式为:


  式中,△y△x分别为函数与自变量的改变值。也就是说,弹性总是针对两个相关的变量而言的。 的经济意义是,若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当x变动1%时,y变动的百分比。在西方经济学中,弹性常用来定量描述某个变量对其影响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简称就业弹性)就是当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时,每一单位的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的比率。就业弹性越大,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越高,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就越明显;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低,即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也不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此时,依靠经济增长解决就业不会产生明显效果。

 

  解决就业问题也就是解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由于劳动力供给的刚性,扩大需求就成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显然,当经济增长的目标既定时,就业弹性水平直接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的数量。但是,决定就业弹性的因素相当复杂,除了受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制约以外,还与一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取向以及产业结构相关。

 

  从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来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就业弹性水平会有所不同。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技术水平低,技术进步的速度也较慢,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简单扩大再生产方式实现,这种粗放式增长方式的要素投入产出率低,因而劳动效率也低,完成单位产出需要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大,就业弹性水平通常较高。随着工业化进程向纵深发展,面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开始减弱,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技术进步,此时,就业弹性会缓慢下降。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就业弹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趋势,这将进一步加大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

 

  2.中国就业弹性的实证分析

 

  下面通过考察中国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来求中国历年的就业需求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来预测未来就业需求量。在就业需求量基础上,按照青年占劳动力资源的比例,间接预测青年劳动力需求量。就业弹性反映了经济(GDP)每增长1%,就业需求量相应变动的百分比。就业弹性的公式为:

 

  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

 

  表4反映了1979-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呈现出在波动中下降的趋势。1978-1990年,尽管就业弹性呈现出上下波动的特点,但就业弹性总体水平较高,每年都在0.2以上。1991-1995年,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向纵深推进,与此同时,再就业工程尚未大规模开展,因此,就业弹性骤降,1992-1995年甚至降到了0.1以下。1996年以后,尽管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大批工人下岗失业,但由于再就业工程和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比例较高,因此,就业弹性又开始回升至0.1以上。但20022003年两次就业弹性重新呈现出下降趋势,2003年仅为0.103

41978-2004年中国就业弹性变化情况(万人,%
 

年份

GDP

增长率

就业人数

就业人数增长率

就业

弹性

1979

7.6

41024

2.17

0.286

1980

7.8

42361

3.26

0.418

1981

5.2

43725

3.22

0.619

1982

9.1

45295

3.59

0.395

1983

10.9

46436

2.52

0.231

1984

15.2

48197

3.79

0.250

1985

13.5

49873

3.48

0.258

1986

8.8

51282

2.83

0.321

1987

11.6

52783

2.93

0.252

1988

11.3

54334

2.94

0.260

1989

4.1

55326

1.83

0.445

1990

3.8

64749

17.03

0.482

1991

9.2

65491

1.15

0.125

1992

14.2

66152

1.01

0.071

1993

13.5

66808

0.99

0.074

1994

12.6

67455

0.97

0.077

1995

10.5

68065

0.90

0.086

1996

9.6

68950

1.30

0.135

1997

8.8

69820

1.26

0.143

1998

7.8

70637

1.17

0.150

1999

7.1

71394

1.07

0.151

2000

8.0

72085

0.97

0.121

2001

7.5

73025

1.30

0.174

2002

8.0

73740

0.98

0.122

2003

9.1

74432

0.94

0.103

2004

7.8

75200

1.03

0.132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1990年就业人数增长较多,主要是因统计口径变化所致。

 

  32005-2020年中国青年劳动力需求预测

 

  (1)就业弹性的确定。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也相应提高,资本替代劳动的程度加深,因此就业弹性系数是逐步下降的。本课题的预测也是基于这一基本假设。但是考虑到下一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继续实施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弹性下降较为平缓,因此,假定2005年就业弹性为0.1002005-2020年间就业弹性每年下降0.002,则就业弹性从2005年的0.100下降到2020年的0.070

 

  (2)经济增长率的确定。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率呈现出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为使预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本课题采用三个不同的口径进行预测:

 

  其一,高增长方案。根据许多经济学家的看法,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开端,2004GDP增长率达7.8%,因此假设2005年中国GDP增长率仍维持在8%左右的较高水平。考虑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增长率将呈下降趋势,因此假定GDP每年下降0.2个百分点,2020年增长率下降为5%左右。

 

  其二,中性增长方案。该方案假设200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7%,以后每年下降0.2个百分点,2020年增长率下降为4%左右。

 

  其三,低增长方案。由于当前中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将发生根本转变,未来的经济发展将不一味强调增长速度,而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假设200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6.5%,以后每年下降0.2个百分点,2020GDP增长率下降为3.5%

 

  (3)预测结果。表5显示了2005-2020年中国青年劳动力需求的三种预测结果:

52005-2020年中国青年劳动力需求预测(万人,%

 

年份

比例

高增长方案

中性增长方案

低增长方案

GDP增长率

就业弹性

劳动力需求总量

青年劳动力需求

GDP增长率

就业弹性

劳动力需求总量

青年劳动力需求

GDP增长率

就业弹性

劳动力需求总量

青年劳动力需求

2005

20.17

8.0

0.100

75802

15289

7.0

0.100

75726

15274

6.5

0.100

75689

15266

2006

20.12

7.8

0.098

76378

15367

6.8

0.098

76233

15338

6.3

0.098

76158

15323

2007

20.07

7.6

0.096

76935

15441

6.6

0.096

76713

15396

6.1

0.096

76607

15375

2008

20.02

7.4

0.094

77474

15510

6.4

0.094

77173

15450

5.9

0.094

77028

15421

2009

19.97

7.2

0.092

77985

15574

6.2

0.092

77613

15499

5.7

0.092

77429

15462

2010

22.32

7.0

0.090

78476

15632

6.0

0.090

78032

15544

5.5

0.090

77816

15501

2011

19.87

6.8

0.088

78947

15687

5.8

0.088

78430

15584

5.3

0.088

78182

15535

2012

19.82

6.6

0.086

79397

15736

5.6

0.086

78806

15619

5.1

0.086

78526

15564

2013

19.77

6.4

0.084

79826

15782

5.4

0.084

79161

15650

4.9

0.084

78848

15588

2014

19.72

6.2

0.082

80241

15824

5.2

0.082

79501

15678

4.7

0.082

79163

15611

2015

19.67

6.0

0.080

80626

15859

5.0

0.080

79819

15700

4.5

0.080

79448

15627

2016

19.62

5.8

0.078

80989

15890

4.8

0.078

80114

15718

4.3

0.078

79718

15641

2017

19.57

5.6

0.076

81337

15918

4.6

0.076

80394

15733

4.1

0.076

79965

15649

2018

19.52

5.4

0.074

81662

15940

4.4

0.074

80659

15745

3.9

0.074

80197

15654

2019

19.47

5.2

0.072

81964

15958

4.2

0.072

80901

15751

3.7

0.072

80414

15657

2020

18.59

5.0

0.070

82250

15973

4.0

0.070

81128

15755

3.5

0.070

80615

15655


  注:第二列中比例指青年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转引自李建新:《中国与印度未来人口实力比较研究》,《人口学刊》。2004年第6期。

 

  方案A2005年劳动力需求总量为75102万人,青年劳动力需求量为17097万人;2020年劳动力需求总量为82833万人,青年劳动力需求量为15399万人。

 

  方案B2005年劳动力需求总量为75601万人,青年劳动力需求量为17063万人;2020年劳动力需求总量为81666万人,青年劳动力需求量为15182万人。

 

  方案C2005年劳动力需求总量为74453万人,青年劳动力需求量为16804万人;2020年劳动力需求总量为80514万人,青年劳动力需求量为14968万人。

 

  注:该文摘编自徐章辉主编、毕先萍副主编的《青年失业现状与再就业政策评估研究》,由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10月出版。

Via:中国青少年研究网)

 

  新农大小薇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扫描关注)